7.“壶家妙手”之三大为何人?
“壶家妙手”之三大是指时大彬、李仲芳、徐有泉。
李仲芳、徐有泉为时大彬的弟子。
李仲芳
李仲芳是制壶高手李茂林的儿子,他尤其喜欢文巧艳丽的风格,虽然师从时大彬,但因为性格所致,最终还是以文巧成名。这也说明了紫砂艺人个人性格对紫砂艺术的影响。
徐有泉
徐有泉是时大彬发现的奇才,极富制作紫砂壶的天赋,又开创精神,制壶很精细。他并非出自制陶世家,小时候喜欢玩泥塑。时大彬见到他捏塑的牛活灵活现的,就决定收他为徒,
认为他将来肯定能青出于蓝胜于蓝。徐有泉有超出一般人的敏感细腻,并没有完全按照时大彬老师的风格去创作。他在制作紫砂壶时,强调泥色和创作新式样,调配出海棠红、朱砂紫、
闪色、梨皮、沉香、冷金光等泥色,制作了各色仿古器,光货中见塑性,个性特点十分明显。
8.什么是新壶作旧?
在宜兴紫砂壶收藏界,很多人喜欢收藏老壶、旧壶,作假者就看中了收藏者们的这种心理,将新紫砂壶作旧后冒充旧壶、老壶出售,从中牟取暴利。新壶作旧是指将新的紫砂壶经过处理,使之看起来像旧壶一样,然后卖出“老壶”的价格。无论是哪一种将新壶做旧的方法,只要用心鉴别,都能识破。
烧煮法:
新壶作旧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使用最多的是烧煮法,即将新壶放进浓红茶汤中烧煮,经过一定时间后取出来晾干,然后再煮,如此反复几次,就会将新壶上的光泽除掉,壶的表
面变得灰涩默然,看上去像出土的老壶一样。
埋新壶:
这种作旧方法是将新壶直接埋到地下,使新壶自然褪去表面的光泽。
擦拭鞋油:
除上述做法之外,作假者还不断“发明”出来新方法。比如现在流行在新壶上擦拭相同颜色的鞋油,掩盖新壶的光泽。
调汁涂抹:
用浓茶汁、食用油、食醋、酱油、糖等调和成汁,涂抹在新壶的表面,掩盖新壶的光泽。
9.“门道壶”是指什么?
一件制作好的宜兴紫砂壶,要经历紫砂行业内各种规则的考验,外行人很难分辨清楚。门道壶有如下几种:
店号壶
清末至民国时期,宜兴的制陶业开始繁荣起来,各地的紫砂壶商人纷纷在江苏、山东、安徽等地开设紫砂壶专营店,故出现了店号壶。曾经繁盛一时的店号壶主要有吴德盛、陈鼎和陶器厂等。
烧制店号壶所用的泥料、烧制方法,以及工艺手法具有相当高的研究价值,而且价格低、实用性强,所以非常适合收藏。
艺徒学艺仿制品
每个艺徒学艺时,都会临摹师傅的作品。这些作品经过师傅的休整之后,一般也会被当做师傅的作品出售,其实它只是艺徒学艺的仿制品。
艺人仿制品
在紫砂壶行业内有名气的紫砂艺人,有时会仿制前代名家的传世佳作,宣传自己的技艺水平。
比如在传世紫砂壶中常常会见到“大彬仿供春式”、“石仿古"等内容的作品。但这些仿制品都注明了仿制者的信息,因此不能被看做伪品。
名家仿制品
紫砂名家模仿的传世器作品被称为名家仿制品。虽然是名家仿制品,但由于仿者本人水平很高,有些作品的水平甚至还超过原作,所以一般不被视为伪品。
家族产品
家族产品主要表现为师傅用徒弟的作品署名,儿子的作品用父亲的印章,这在紫砂壶界是很特殊的一种现象。
代工壶
代工壶是一种与作伪不同德署名方式。
有些制壶名家声名显赫,很多人订购他的作品,以至于自己难于应付,于是就让自己的徒弟或是师兄弟来制壶,然后署上自己名款,交付订购此壶的买家。这种壶可视作“半作伪”,是非常有必要进行鉴定区别的
10.紫砂壶如何听音辨壶?
很多壶友喜欢敲击紫砂壶,根据声音来判断紫砂壶好坏,这不是一种科学的鉴别紫砂壶方法。
紫砂壶声音沙哑还是清脆主要和烧成玻化程度有关,玻化程度更专业点的叫法是“烧结度”。烧结度高声音相对较脆,吸水率低,颜色滋润;烧结度偏弱,则向反,敲击声音沉闷,吸
水率高,颜色晦涩无光泽。
前者有看相,但后者相对容易泡养一点。
现在宜兴许多搞泥料的人,专业知识比较贫泛。只在乎烧成"第一眼"效果,对一些泡养以后效果并不在意。这点需壶友对紫砂泥料有一定的认识。
11.紫砂壶段泥吐黑原因
“段泥吐黑”主要是指质地疏松“段泥”壶泡养以后表面因为吸附黑色素。一般质地坚密的泥料,做功到位,烧结度合适,就不会出现此类问题。造成段泥吐黑主要原因是,烧结度不够;形成因素主要是选矿不好泥料致密度差,结构疏松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