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有壶友在某电视台的一期颇具收视率的节目中高呼:现在“丁山能找到的好壶越来越少了”,因为“纯手工”的壶越来越少了。此语一出,立即在紫砂界引起强烈反响。

究竟什么是“纯手工”?

使用了模具是不是就意味着开动了“复印机”?

一把好壶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对于“纯手工”的误解

现在市场上说的紫砂“纯手工”制作,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不借助任何模具,完全靠手工来完成的一种制作过程,其实这个是完全错误的理解!

现在一般对所谓的“手工壶”和“模子壶”,其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是壶体由泥条拍打或泥片镶接后直接成型;后者是用泥条拍打或泥片镶接再用预先制作的石膏模子准型后成壶体的。所谓“模子壶”实际也是要完全用手工完成。两者比较,制作过程中有部分区别,但制作方法及制作过程的略微差异和最终作品的优劣没有必然的联系。

邵大享 鱼化龙

紫砂壶成型工艺的演变

用泥条拍打或泥片镶接是紫砂器自身独有的成型方式,由明朝从供春到时大彬期间的紫砂艺术家不断摸索、总结到成熟后就一直延续至今。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成立了紫砂厂,随着社会和市场的发展,在以顾景舟大师为代表的艺术、技术人员共同努力下,借鉴一些其他陶瓷行业的成型方法,总结出了用石膏模具搪坯整形的壶体成型方法,以使壶体造型更周正,更利于达到理想的形体设计。应该说这也是紫砂成型方式的补充和完善,也是紫砂生产发展中的一种进步。

因为按照科学的讲法,所谓"纯手工"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而已。甚至有人教条地说,"我们的壶都是用手做的,怎么能说我不是用的"纯手工"呢?"所以"纯手工"这个定义,本身就是不科学的。”作为一个紫砂壶来说,所谓“纯手工”制作和局部借助模具制作的壶,二者只是手工技艺难度大小的问题。但是对饮茶生活来说,没有质的区别。人们在紫砂的发展中,在饮茶文化的需求中,还需要丰富多彩的造型。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不能以“只有"纯手工"的才是最好的”这一个标准来衡量。

顾景舟 提璧壶

顾景舟,汪寅仙也借助模具制壶

有些造型用纯手工,不借助一点模具,是无法规范、无法制作的。历史上很多名家,包括顾景舟大师制作的很多紫砂壶造型,比如他与高庄先生合作设计的“提壁壶”,在肩部和底部就是使用了模具的。而张守智本人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合作的“曲壶”,如果不借助模具,也根本制作不了。所以完全强调“纯手工”,就限制了紫砂造型的丰富多彩。

欣赏紫砂壶应坚持多元化标准

现在在市场上,所谓“纯手工”的壶才被称为“艺术品”,而且价格要比“模具壶”高出很多倍。难道,这样的壶就美了吗?就值得收藏了吗?“市场上有500元一把的"纯手工"成型的壶,也有15万元一把的"模具壶"。”这是紫砂界人尽皆知的道理。

借用模具绝非等同于简单复制

有些对紫砂壶制作生产过程不了解的人会认为“手工壶”做得慢、产量低,误认为“模具壶”用“模子”一压就完成一个壶,产量会很高,所以认为“手工壶”应该比“模具壶”更有价值。实际上决定产量的不是成型方法而是作者的主观思想。一个熟练的紫砂从业者如果没有艺术追求,可以一天制作完成;一个艺术大师也可以用数天、数月或数年去精心构思一个理想的形体,制作一个母模后可以反复审视以求尽量完美,然后以此作为辅助只做一件作品!前后两者的价值如何评判呢?

强调一下:还有人认为,借助模具就会大量复制。实际上,即使是用了模具,在紫砂的艺术创作中,精修成分占了90%以上。这种精修的重复,是不可能的。比如汪寅仙做“曲壶”,每把都不一样,都会有新的思想、新的情感注入。

汪寅仙 曲壶

艺术品创作用了模具,并不等于简单复制。同时,这种简单复制作为艺术家来讲,其本身也是排斥的。艺术构思重复次数多了,就会降低其艺术水准。所以他也不会借助模具大量复制自己的作品。

决定作品价值或意义的不在于成型方法,衡量一件紫砂作品的好坏,标准应该是全面的。

作为一件工艺品,紫砂壶首先应解决功能问题,要实用;其次在观赏上,要给人精神上的满足。如果强调“纯手工”制作的,造型不好看也不是好作品。现在一些人认为什么东西越难就越好。而越难的,不一定艺术水平越高。要从文化价值上,从整体上来衡量。无论是实用品、艺术品都是要注重作品的文化含量、作者的文化修养在自己作品中的体现,才能够通过作品达到人与人的交流和沟通。

对于一把紫砂壶而言,工艺是其躯壳,思想是其灵魂,文化是其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