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没有做任何修饰之前是光货的造型,为了满足一些人对美的追求,就对紫砂壶进行了装饰,这样使得紫砂壶看起来更加的赏心悦目。那么紫砂壶装饰法有哪些呢?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介绍下吧。

1、紫砂壶装饰法介绍 2、紫砂壶装饰艺术让视觉更丰富

3、紫砂壶陶刻装饰的历史 4、紫砂壶的贴花技艺

5、紫砂壶的镶嵌装饰 6、紫砂壶的绞泥泥色装饰

7、紫砂壶装饰工艺之包锡 8、紫砂壶各个部位的装饰工艺

一、紫砂壶装饰法介绍

宜兴紫砂装饰艺术,大体分为二种类型。一种是艺人在制壶过程中自觉和不自觉地将工艺进行一竿到底的自体装饰。另一种是通过艺人或他人在制壶过程中、制壶过程结束后刻意或注重茗壶造型,切壶、切题、切意、切名所进行的重新设计、策划、构思的分段式混体装饰。这二种装饰类型同时并存,相互辉映,使壶艺装饰技艺的创新和发展提高到与日俱进的境地。

紫砂自体装饰,主要分为塑雕和线条装饰二种。

塑雕是指一种肖形状物的雕塑性器皿及带有浮雕、半圆雕装饰器皿的统称。即那些取材自然界的瓜果花木、虫鸟鱼兽,或是在方、圆等几何形体上进行堆雕装饰之器物。这种装饰手法技艺在历史的进程中已经逐步发展成为紫砂花货的主要制作手段,并融洽于紫砂花货塑器造型技艺之中,已经涉及到紫砂花货塑器陶艺的所有品种。因此,这种自体装饰已经成为紫砂塑器的必要的和必须的成型工艺技法,在人们通常的概念中已经把它从“装饰”这一词汇中分割出来。

宜兴紫砂装饰艺术的起始、发展及其演变,已形成不同风格、不同形式、不同技艺、不同表达方式、种类繁多的、独特的紫砂陶器装饰艺术的表现方式。下面介绍宜兴紫砂装饰的种种形式、方法与艺术效果。

二、紫砂壶装饰艺术让视觉更丰富

为打破以往紫砂壶一尘不变的紫砂光货造型,提升紫砂壶的艺术欣赏价值,出现了紫砂壶装饰艺术,当然其中也包括造型设计,装饰艺术的出现不但可以反应视觉美,也可以令人赏心悦目,这是一种对艺术的享受。

紫砂壶装饰艺术需要正确把握与理解紫砂泥色与造型两者之间的互动性,总的来讲,紫砂壶装饰艺术所有的原料都是紫砂泥料,紫砂泥料的三大系列又派生出不同色相的泥料,随着紫砂技艺的不断提升与发展,还在紫砂花货艺术上追求多样化,这是对紫砂壶视觉效果的一大突破。

随着时间的推移紫砂艺术发展到现在,已形成了多种装饰手法,像最为常见的刻绘、泥绘、彩绘、铺砂、冰纹、绞泥以及包金(银)等,特别是在紫砂花货上面,运用最多的是贴花手法,花货主要表现的是大自然的现象,更需要掌握色彩的变化过度,如原矿段泥,成陶色泽呈米黄色、杏黄或栗黄,用于竹节、竹段类作品有具相感。近代制壶巨匠吴云根制作的“双色竹段壶”、“段泥提梁壶”,其泥色运用与题材的般配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若用紫泥制作就很难达到段泥的效果。所谓“量身体而裁衣,选泥色而立意”。

冰纹装饰手法可从审美的角度观察其规律,冰纹是最早出现在瓷器当中一种自然开裂现象,这种现象可能是因为成型时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影响了分子的排列,也可能是坯与釉的膨胀系统不同,导致烧制后冷却后出现此种开裂现象,虽然这是瓷器中的一个缺点,人们却研究开裂的规律将其变成一种特殊的装饰艺术,而紫砂装饰也是借鉴了此种工艺。冰纹所产生的纹理变化有致,有条不紊,气韵流动,色彩过度自然,衔接巧妙,与自然的开裂现象有过之而不及,形成一种自然美,将冰纹融入到紫砂壶艺术当中也是一种独特艺术品产生的过程。

紫砂壶的装饰和社会风气有关。即如乾隆年间,社会风尚耽美,紫砂名家竞相施艺,“高矮胖瘦各显其貌,精细人微不失繁缛”。有制壶高手为朝廷制作一批精美的紫砂壶器,作者力图把宜兴紫砂工艺与景德镇粉彩工艺结合,但这种装饰,使紫砂壶丧失了特有的光泽,影响了使用效果,可见紫砂壶装饰也要与时俱进。

紫砂壶的装饰艺术,他的各种表达美的形式,是效法自然而超越自然的结果,是与人的心理形式相对应的,或者由视觉感知产生情感,或者由触觉感知激发想象和联想,因而感知作为美的动因和促进因素,提出用审美眼光对待自己的作品的必要性。这两个必要性互相推动,极大地激发作者的智慧、技巧和创造想象力,标志着审美意识的不断强化。故紫砂壶的装饰艺术中至关重要。

装饰艺术让原本素洁的壶身变得多姿多彩起来,运用“五色土”的颜色拼凑出不同效果的画面,提升了紫砂壶本身的欣赏价值,也让大家的视觉变得丰富起来,紫砂壶创作中不同忽略重要步骤。